fbpx

打造數位時代的人性領導健康團隊

撰文◎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資深顧問  林行宜

微軟(Microsoft)執行長Satya Nadella說:「未來每一家公司都將需要成為科技公司。」

隨著科技發展,「轉型」讓企業可以更敏捷與靈活地因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加速決策與調整的過程。

數位轉型

數位浪潮的崛起,讓人們看見一個嶄新的未來。隨著新科技的運用,可以更高效地拓展視野及完成既有的任務。

美國知名管理顧問藍奇歐尼(Patrick M. Lencioni)在其《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一書中提及,成功的企業或組織,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聰明組織,指的是策略、財務、行銷等商業運作及技術力;另一個,則為健康團隊,指的是士氣高昂、良好行為慣例與組織習慣等體質優勢。

數位科技所強化的,是「聰明組織」,多數組織將焦點及資源,投入在商業運作與技術力強化上。相對地,「健康團隊」的體質優勢,則是被低估與忽略的競爭優勢。

風風火火的「數位轉型與變革」之後,下一個趨勢,將是對於「健康團隊」的重視。因為,沒有良好的個人行為與團隊士氣,再「聰明」的組織,也難以發揮既有的數位工具優勢。因此,為了設法讓企業與組織能成功,領導者得花更多心思與資源,在「健康團隊」的營造上。

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滿足人性對於競爭與效率的追求。同樣地,領導亦需依據人性,才能驅動或改變人的行為模式,達成組織的目標。

首先,組織及領導者得認識人性,並理解人性。

所謂人性,指的是人的性情與特徵,包含思想、感覺及心態。這其中,有許多對應的描述組合,包含理性與感性、物性與靈性、保健因子需求與激勵因子需求、保守模式與開創模式等等。

面對人性,不僅得知人性之善,也得知人性之惡。因爲基於人,就擁有人的共性,也就具備善根,同時難以避免惡根。而唯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同理人的行為,避免過度的批判與誤解,並進而引導人的行為,建立組織期望的模式與文化。

當認知人性後,組織及領導者需對應思考的,是如何在「聰明組織」高效率需求的數位工具發展下,兼顧人性的需求。

舉例來說,運用科技的招募面談機器人,可以從科技角度,更有效率地檢核人才,問題是,缺乏了人性溫度的面試檢核過程,將引發抗拒與負面觀感。運用科技之餘,也能兼顧人性需求,才是組織運用科技力量的正確道路。

從制度的角度,組織得檢視原設定的管理職能,並針對人性領導的強化,進行新增、調整或修正。

由於管理職能,是組織遴選、培育與發展主管的指引。而培訓資源投入的方向,將造就主管的領導行為模式,進行影響團隊的樣貌。

在主管的行為指標上,是否應從我說你做的命令指揮,調整為提問對話的引導模式?是否應從單向傳輸的填鴨教學,提升為系統性互通教導模式?是否應從只重視物質獎懲的層面,增加更多精神層面的讚美與鼓勵?

數位科技趨勢下,具備「健康團隊」成為更重要的成功關鍵。每個期望成功的組織與領導者,都應設法在「健康團隊」的營造上加把勁。

因為數位工具,只是輔助功能,用於提升人的工作效率,而運用數位科技的,終究是人。若科技發展,抵觸人性或違反人性,導致使用者不願意用或降低使用頻率,則不論科技功能再強,終究,只會淪為閒置機器,無法產生效能。

藉由組織管理職能的設定,強化對於人性的理解、重視及運用,引導主管在培育、篩選、升任的歷程中,擁有人性領導觀,也具備形塑與帶領「健康團隊」的領導力。讓團隊在一個健康和諧的氛圍中,能藉由良好互動與腦力激盪,共創團隊成果。

 

更多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