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領導者應具備的能力(一)|培養領導力的起手式|以身作則

領導力的最佳實務

撰文◎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  林行宜

高效主管,應該具備哪些領導力特質與作為呢?

在詹姆士.庫塞基與貝瑞.波斯納(James M. Kouzes、Barry Z. Posner)兩位作者合著的《模範領導》一書中,列出高效領導者應具備的五大實務要領,包含以身作則、共啟願景、挑戰現況、促使行動、激勵他人,而其中列為第一項的,是「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多數人對這個名詞並不陌生,而且,可能言談中,也常使用。但,「以身作則」是什麼意思呢?

「以身作則」是什麼意思?

以身作則,在他人心中設定穩定的參考點

所謂「以身作則」,指的是在他人心中,設定一個穩定的參考點。

團隊成員在執行任務時,內心需要一個穩定的參考座標,作為依據。如果,這個參考點是浮動的、是一日數變的、是前後不一的,對部屬而言,在執行所交辦任務時,便覺得無所適從而致極度沮喪。

當領導者無法給予部屬一個穩定的參考點,在不喜歡「做白工」的心態下,部屬對於上級所下達的指令,定然先觀望、緩下手,避免一旦標準翻轉,又得重新來過。任務指令的執行度與貫徹度,將大打折扣。

更嚴重的影響是,領導者無法以身作則,言行不一致或無法 Walk the Talk 的形象,將影響團隊成員對於主管的「信任感」,並折損主管的「領導力」。依據團隊五障礙的模型,建立信任,是高效團隊的基礎,若領導者與團隊彼此沒有信任感,諸多作為都將事倍功半。這也是為何《模範領導》一書作者,將「以身作則」列為五大實務要領之首的原因。

領導者未能以身作則的三大原因

綜觀領導者無法以身作則,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1.標準不一

有些領導者對己或對人的標準不一,亦即所謂的「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詞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描述的,就是此類的狀態。此種心態背後所隱含的,是不同階級的人,基於不同的地位與身份,適用不同的標準。組織中如果充斥這種特質的主管,對於永續健全發展會是極大的威脅。

2.心性不定

若領導者未深究自己內心的價值觀標準,未明確設定孰輕孰重,就容易在魚與熊掌之間游移與擺盪,就容易受到不同的壓力、言論影響下,進入牆頭草模式,讓部屬也跟著定向模糊。

3.環境突變

在變化快速的科技時代,原頒布且施行的決策或任務,可能因局勢變化,得被迫轉向或調整既有習慣。當團隊成員不明就裡,便覺得上頭決策一日數變、領導者標準浮動,誤解領導者未能以身作則地堅持理念與想法。

釐清個人議題,落實以身作則

領導者需反思自身是否落入上述三大問題,並適時拆解橫跨於主管與部屬間的誤區,方能落實以身作則。

在「標準不一」部分,原則上,不同人適用不同標準,也常見於規範設定中。只不過,領導者與團隊成員,都隸屬於同一個群體,領導者究竟想要讓自己和團隊融為一體,或是想讓主管區隔於群體之外,這是一種領導模式的思維選擇。

在「心性不定」部分,主管可以設法探究自己內在的價值觀排序,在諸多價值觀中,孰重孰輕?方可避免一遭人鼓動,或一有不同壓力,就有截然不同的決策判斷。

在「環境突變」部分,對於因應外部環境的巨大變異,導致決策翻轉的議題,即使是創新決策,建議領導者必要時,需與整個團隊成員面對面溝通,溝通內容,除了調整內容(What)之外,更重要的,是得說明清楚變動的緣由(Why),幫助了解反轉創新的過程,避免沒頭沒尾的讓人無所適從。

落實以身作則,是高效領導者的起手式

「以身作則」,似乎是個人人知曉的道理。但是否真能落實「以身作則」,得仰賴領導者高度的自省與自律,確認自己是否真能在團隊成員的心中,設定一個穩定的參考點。必要時可借助輔導及訓練課程來有系統的培養該領導能力。

回至本文初始,若參考點是浮動的,人心必然觀望、人心不然不附。一個低執行力、低信任感的團隊,是高效團隊的反向範例,也是高效領導者的負面行為指標。

以終為始,從基本做起,落實以身作則,是高效領導者建立高效團隊的起手式。

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 副總經理/資深顧問/講師 林行宜

作者介绍

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 副總經理/資深顧問/講師  林行宜

耕耘人力資源領域近二十年,協助企業建立人力資源體制、發展人才培育機制,擅長融合多元教材工具,客製符合企業需求之培訓模型,並轉化為學員容易吸收及應用的素材,提升學習效率及效益。此外,基於多年在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諮商與輔導經驗,能依據主題引導及舉例,搭配兼具幽默與溫暖的授課風格,營造愉悅互動的學習氛圍,讓學員深刻感受具生命力的教學體驗,激發正向與持續的學習動能。擔任《經濟日報》「主管經」專欄作家,著有暢銷書《賈伯斯來應徵,你敢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