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績效管理的巨觀思維 | 掌握三個評估面向 | 避開三大管理陷阱

績效管理的巨觀思維 | 掌握三個評估面向 | 避開三大管理陷阱

撰文◎康士藤管理顧問公司資深顧問  林行宜

目錄

績效管理定義

談到績效管理定義,許多人聯想到的,就是績效考核。的確,依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後續的獎酬及晉用留作業,這也是重要的績效管理的目的之一。然而,別小看績效管理機制,應從巨觀的角度,正確認知其功能與影響力。

 

績效管理的定義
績效管理的目的

績效管理的目的

人們常用船,形容企業組織。而船在航行時,得確認其目的地(Where,也就是要將船帶向何方)與任務(Why,此番的意義及價值),因為每次航行,都可能遇到未知挑戰及風險,也得耗費一定的資源,可不是隨便出航的。同理,組織運作時,也得確認營運的願景(Where,中長期目標)與使命(Why,存在價值)。

績效管理工具的本質,是個驅動團隊成員行為的機制。而績效管理的巨觀功能,便是善用此一機制,藉由一期一期的績效管理流程與機制,在期初目標設定、期中追蹤與期末考核的循環績效管理步驟中,建立具共同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最終,協助組織達成願景與使命。

員工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的三個面向

在績效管理機制達成終極任務過程中,組織與領導者得從宏觀角度,審視以下三個面向:

一、方向正確性

船在航線上,面對峽灣、群島、冰洋等不同的區段挑戰,得設定不同的航行模式。組織也得依據當下局勢,制定短中長期的策略規劃。此部分包含各種關鍵資源的配置佈局,也涵蓋團隊的共通行為準則。

外部不可控力量,如同強大的洋流或暗流,可能致使團隊不慎偏離航道。運用巨人視野,在策略或行為偏離軸線時,可適度調整航向,莫忘初衷,回至正途。

二、上下一致性

船上資源有限,船長的號令一下,全體船員的行動得一致,不容差錯,才不致力量相互抵銷,或耗費不必要的資源。組織也得透過不斷地溝通與確認,確保策略方針與行動上下串接、首尾相連。

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法的精髓之一,即在於定期確認下級單位的目標,是否準確對焦上級的關鍵成果,確保彼此聚焦在正確的策略項目上,方向保持一致。

三、佈局平衡性

為因應多變的海象,船在結構設計、人力配置、貨物安置與備品籌備上,都得盡量做到平衡,才能滿足航行過程中,各種不同級別風浪、長短航段的需求。績效指標連結至個人經濟獎酬,因此,也得留意避免偏頗的衡量指標,將導致行為的失衡。

著名的平衡計分卡(BSC,Balanced scorecard)設置目的,即在於避免失衡。建議運用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成長四個構面產出關鍵績效指標,做到短期與長期、財務與非財務、外部與內部、落後與領先指標的平衡。

績效管理的三大陷阱

為確保績效管理機制能正常運作,達成上述的巨觀目的,組織與領導者需留意避免下述對應問題或陷阱。

一、不明確的願景及使命

若組織所擬願景使命較為攏統模糊,或所設內容僅為官樣文章,毫無精神與靈魂,對於績效管理機制而言,就如同船行於大海,沒有錨定一個特定的目的地。對外,難以吸引志同道合者,共同加入大船;對內,成員將因無從確認方向而感到茫然,且缺乏共同交集,而喪失內聚力。

二、人治干擾法治

在結構化的績效管理機制運作中,需避免出現主管憑個人偏好,進行特殊個案的處理。此舉除妨礙及影響原機制的正常運作之外,過多的例外案例及法則,將使法治淪為人治。愈多的模糊空間及人為判斷基準,不利於目標的上下貫穿,也難以達到行動的一致性。

三、機制一日數變

雖說,制度難免須隨外部變因及內部策略進行微調,但若變動速度太快,一方面,只要一有變動,便需要耗損修正及執行的時間及資源。另外,朝令夕改的制度,成員無所適從,將降低對機制的信任感,不再遵循表定機制。

績效管理從期初、期中到期末,是個全時不斷週期流動的過程,也容易讓領導者深陷流程、表單、回饋等微觀細節迷霧中。定期採宏觀角度,審視機制運作,確認方向正確、上下一致與佈局平衡,有助於確保機制運作效率,並符合原設定的巨觀功能,達成中長期願景與使命。

Bruce

林行宜(Bruce)老師耕耘人力資源領域近二十年,協助企業建立人力資源體制、發展人才培育機制,擅長融合多元教材工具,客製符合企業需求之培訓模型並轉化為學員容易吸收應用的素材,提升學習效率及效益。此外,基於多年在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諮商與輔導經驗,能依據主題引導及舉例,搭配兼具幽默與溫暖的授課風格,營造愉悅互動的學習氛圍,讓學員深刻感受具生命力的教學體驗,激發正向與持續的學習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