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落實『策略力』之五大領導力要素 之五 『商業判斷』

撰文◎康士藤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經理/顧問/講師 盧立軒(Estella Lu)

終於來到策略力五大領導力要素的最後一個!(如果您還沒看過前面四個,不妨回顧一下前面的四個要素:願景領導、變革管理、促進當責、組織文化,相信你對於策略力會有更全局的理解),這一篇我們要談一個看似很基礎,但在策略過程最終走到可執行的決策的之前,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商業判斷。

也許您在坊間也看過其他的幾個詞彙:商業直覺、商業敏銳度、商業敏感度…等等。它們之間有些細微的差異,在越高階的策略過程中也往往佔據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個要素我想著重的反而是『判斷』二字,因為唯有真正下判斷了,才是一個決策的形成。策略在尚未執行之前都是想法,真正執行的時候就一定要做選擇,做了選擇之後,組織內外的各項有形與無形的資源便因應這個選擇相繼建立、安排、運作…。因此『判斷』這個動作是很重要的分水嶺,它連結到在企業運作當中真正可能被付諸實踐的那些選擇,當然也會伴隨而生個人的職責角色定義與結果成敗的指標。

每個人所運用的判斷邏輯因經驗、決策風格、組織環境、業態等有所不同,加以環境變化的因素眾多,所以從來沒有一套公式可以保證絕對正確的商業判斷。說到底商業判斷本身也不是個是非題,而比較像是一個申論題,所以要看的是品質,而非以結果論英雄。就算我們沒有意圖成為叱吒商場的梟雄,但在企業或組織當中,商業判斷的需求還是時刻充斥在日常工作當中的,因此我們仍需要了解有哪些原則與策略能夠協助我們提升商業判斷的品質:

  1. 多元思考:運用『經驗法則』是很理所當然的一種策略,專業和資歷越豐富的人越傾向如此做,不但風險較小、速度較快,如果過去又曾經創造過不少成功經驗的話更是好用。但商業環境變化很快,用一樣的做法想要得到不同的結果無異緣木求魚,優秀的經理人會試著挑戰習慣與經驗,嘗試問:『如果不是這麼做,還有什麼其它可能性?』『如果是別人,會怎麼做?』『過去適用的,現在是否依然適用?』『其中一個參數改變了,會怎麼樣?』『雖然我不認同,但為什麼別人覺得可以?』…等等。因此這裡的『多元』包含廣度、角度、時間向度、彈性度。先發散、再收斂,得到的資訊往往比直接收斂聚焦的作法更豐富。
  2. 借鑑他山之石:筆者在與企業客戶討論策略力提升的需求時,最常聽到的議題即是:主管都很習慣在熟悉的領域裡(技術、產業、市場等)打轉,很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常常會以為隔行如隔山,別人的經驗在我們身上並不適用,事實上現今許多商業創新的點子都是從別的領域激發靈感的。例如:『平台』這個商業模式已成功在各種不同產業運作(零售業、餐飲業、物流業…)、B2C的商業模式也被許多原本是B2B的企業採納且運作成功;事實是現行所有的產業都在往市場導向的方向走,因此拓展視野,跳脫產業和專業的分野高牆,去貼近市場、消費者、潛在客戶,是在變化多端的商業環境當中不變的法則。
  3. 商業即生活:筆者曾經請教過策略大師,要如何有效提升商業的敏感度,答案出乎我意料地易於執行---將商業的概念與生活各層面結合、主動積極地刺激思考即可。例如:巷口開了一家生意鼎沸的餐廳,就去思考它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它的目標客群是誰?有什麼優勢?哪個要素改變它就可能不會成功?它跟附近其他餐廳(競爭者)的差異在哪?為什麼它可以賣得比別人貴?…等等。另外,從新聞當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各企業的成長更迭,如果不是從八卦的角度看,而是從商業的角度思考,它們做對或做錯了什麼?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內外要素產生的什麼影響?這些日常累積的思考將能會大大的補足個人在固定專業或產業中累積的有限經驗,進而加深商業判斷的層次。

有人說商業判斷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然而它也不是全然虛無飄渺的一種能力,所謂的『直覺』與『敏銳度』,其實是大量日常經驗與思考的累積。個人若想要有效提升員工或管理階層的商業判斷能力,不妨從這幾個方向思考;企業要發展訓練策略力的同時,建議也同步考量如何在組織內創造多元思考、跨單位交流、借鑑外部資訊的各種硬軟體環境,透過基礎建設來更快速有效地提升相關能力。

 

作者介紹

康士藤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資深經理/顧問/講師

盧立軒(Estella)顧問擁有多年企業跨部門專案及市場策略行銷的實務經驗,包含規劃與執行亞太區策略採購專案、策略行銷訓練發展計畫、年度業務訓練規劃與執行、市場策略優化及創新計畫、供應商管理升級專案等。現為專職人才發展顧問暨講師,在人力資源發展的領域協助企業規劃及執行人才發展的各種項目,包括顧問案,訓練課程,教練案等。專長為領導力課程、人才評鑑、人力資源策略發展專案、職能建置專案、企業教練等。